网站首页 | 沧桑乌蒙 | 盛馔威宁 | 高原律动 | 寻龙乌撒 | 山水人文 |
乌撒卫简介 |
|||||||||||||||||||||||||||||||||||||||||||||||||||||||||||||||||||||||||||||||||||||||||||||||||||||||||||||||||||||||||||||||||||||||||||||||||||||||||||||||||||||||||||||||||||||||||||||||||||||||||||||||||||||||||||||||||||||||||||||||||||
乌撒卫系明王朝建置于西南地区川、滇、黔交界处的驻军军事机构,兼具农业生产、交通保障及少量行政职能,与乌撒府同城而治。乌撒卫置前所、中所、后所、左所、右所共五个千户所,辖七站、十八铺,领四十八屯。乌撒卫后千户所在卫城外一百八十五里,与云南沾益州同城。 乌撒卫治所即是今威宁县老城区,中千户所旧址与治所附廓同城。前千户所旧址大致在现在的七星关大桥附近,史书载为“守御七星关后千户所”,洪武二十一年置,永乐中划隶毕节卫。后千户所旧址在现在的云南省宣威市,左千户所、右千户所的旧址均在今威宁县的行政区划范围内,乌撒卫大槐树旧址就在今天的威宁县城君怡广场与瑞正国际小区。 乌撒府系明王朝时期管理地方事务的行政机构,隶元朝时为乌撒路,属四川行省。洪武十五年正月改为乌撒府,属云南布政司。十六年正月,改隶四川布政司。十七年五月,升为乌撒军民府,下辖武职土司,兼领军、政,享有较高程度的自制权,与乌撒卫一直维系着“府卫同城分隶”的交互格局。 明朝末年,府卫颉颃(xíeháng)、政区冲突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军民府制度据时势进行了调整,削弱了卫所原有的少量民事行政职能,府内职官逐步向“土流参治”过渡,卫所的部分军事权力亦受军民府的提调节制,军民府的综合政治地位高于卫所。新制军民府制度实施后,乌撒军民府与乌撒卫之间的权力调整让渡情况暂无详实的史料予以佐证,乌撒卫依旧作为独立的驻军军事机构由贵州都指挥使司辖治。 一、明朝乌撒卫、乌撒府建置沿革![]() 图一:乌撒卫图(源自明万历贵州通志) 二、乌撒卫所辖疆域据《[嘉靖]贵州通志》所载,乌撒卫所辖疆域为: 以每里500米为基本单位进行粗略估算,明乌撒卫所辖的疆域面积约为六万四千七百四十九(64,749)平方公里。 ![]() 图二:乌撒卫界图 三、乌撒卫五所、七站、十八铺、四十八屯乌撒卫五所五所是指前、后、中、左、右五个千户所,乌撒卫治所即是今威宁县老城区,中所旧址与治所附廓同城。乌撒卫左所、右所的旧址亦在今威宁县的行政区划范围内。 乌撒卫七站“七站”的记录最早出自《[嘉靖]贵州通志》,分别是乌撒站,沾益站、倘塘站、黑张站、周泥站、瓦店站、普德归站,各置管站百户一员 ,共有“站夫”一千八百一十五名 ,洪武年间颍川候傅友德筹建 。 乌撒卫十八铺“十八铺”的记录最早亦出自《[嘉靖]贵州通志》,“铺凡一十有八,曰在城、曰亁海子、曰腰站、曰箐头、曰可渡、曰普德归、曰箐底、曰云关、曰倘塘、曰通南、曰来宾、曰公站、曰十里、曰泉水、曰青石、曰元站、曰赤关、曰水塘。”在《[嘉靖]贵州通志》卷之四,兵防篇有“铺司兵”的记录,“乌撒卫铺司兵一百五十九名”。 ![]() 图三:乌撒卫五所位置图 洪武二十八年,乌撒卫初开,分为五所,各设流官,大兴屯垦。各屯田地,皆分隶五所,宣威划隶云南后,余四十八屯。按《大定府志》:明制,度地要害置卫所,地系一郡者,置所;连数郡者,置卫。太平十人之长曰小旗,五小旗为总旗,二总旗为百户所。百户所有旗十二人,军百人。十百户所为千户所,有旗百二十人,军千人。五千户所卫一卫,卫有中、前、后、左、右五所,共旗军五千六百人。 乌撒卫四十八屯:
军士皆父子相继。其校长则卫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有中、前、后、左、右千户所。千户、副千户,百户所百户。其为守御千户所者,亦有千户、副千户、百户。凡卫之指挥使、同知、佥事,所之千、百户,其置不一。卫有掌印指挥一员,佥书二员,管操一员,清军一员,管屯一员,巡捕一员,皆为现任,管事指挥,不论使、同知、佥事,选有才能者充,其不任事者为随掺指挥,随掺指挥无定员。 五所千户、百户,各有掌印一员,佥书一员。百户之有掌印也,各以一人掌数印。守卫千户所,置官亦同。五所及守御千户,所各有镇抚司,各镇抚一员。凡此皆世袭也。 四、乌撒卫耕拓先驱父德源,北京吏部右待郎,母赵氏,诰封夫人,生绳武弟兄八人,绳武为长。当分屯之初,友德命其长子屯垦北屯一带,德源命其长子绳武充屯田守,屯垦大桥一带。分兵布将,创兴七屯:外家屯、陈选屯、卯官屯、杨旺屯、耿家屯、乌木屯、海子屯。各地凿通河流,开辟草莱,成为熟土。军屯即兴,防守适宜,反侧遂安。诸屯将士,皆无事则耕牧守御,有警则应命执戈,诛剿叛乱。后遂世守其业,效忠明廷,子孙无不率教。绳武亦既屯于大桥,训练屯兵,屡出平乱立功,为明代忠良云。 北京人,为平凉侯陈桓长子,随父征讨云南。乌撒既平,父桓请命征南将军傅友德,命云充屯田官。云奉颖川侯命,率新部将士迁居南屯,斩棘披荆,开沟筑堤,大兴屯垦,命曰南屯。自夏官冲垦辟至龙滩湾一带,无事耕牧,有事执戈,为明朝前驱,后世子孙世守其业。 北京人,父为陆凉侯费聚,随征南将军傅友德讨云南。乌撒既平,友德以后方当留军防守,遂命费聚子诗充屯田官,领屯二屯一带地方。相度地势,筑营建垒,一面防守,一面屯垦,辟荆榛,芟草莱。火其根毛,成为熟土。既事耕耘,复司守望,闻警则披坚执锐以挞乱逆,大道宁靖实诗之功。诗家子孙,后亦世守其业。 乌撒卫代德指挥千户,随征南将军傅友德南征。乌撒既平,以功奉颖川侯命充屯田千户,领屯南门外草海内,地自六洞桥起白级嘴上,浚河掏沟,芟草除秽,成为平田。督率部属尽力垦辟,耕种以资衣食。无事归农,有警服役防守,攻战听上官驱策,屡世效忠,无或稍息,子孙世守其业。 北直人,乌撒卫指挥百户,随王监军绳武征讨云南。兵至乌撒,大败敌众。绳武与征南将军筹策,后方善后,非大兴屯田,留军屯守不可。遂各分其部属,留屯四方大道。绳武任屯大桥一带,更分其部下百户管成任屯乌木屯一带地方。成既率队至彼,相度山川,开浚河流,伐木为室,耕土为田,尽力屯务。无事力农,有警御敌,一听上官指 样,不敢或慢。后其商孙管良相起为卫指挥同知,有良将才。安邦彦之乱,阁门尽节,盖亦间有忠荩云。 屯田留守王绳武之子。素娴武略,善于攻击。乃父既会同傅侯筑城,工竣,大兴屯政;大军遂克日前进,征讨云南,命镇疆指挥诸屯,充屯田副守。不旬日,屯务毕修,军纪严明,防守认真,耕牧遂起。于是而四十八屯兴四路屯守备,叛敌遂不敢正视屯军,以诸屯悉起联络,守望相助,有警则咸出御敌,无事则归农耕耘。是法也,行诸有明一代,大得防守之益。故各指挥官子孙,多有世代永袭者。 征南将军傅友德长子。读书讲武,绰有父风。乃父既大败敌众,斩获无数,城乌撒后,以便宜命王镇疆充屯田副守,正文亦充屯田长。相分布部兵,屯垦北关至下坝一带。相度地势,疏浚小河,开辟草菜,芟夷荆榛,耕为新田,尽力屯守,未敢稍忽 北直人。正统间奉命充乌撒卫指挥同知,到后任整饬戎行,尽心擘划。部署既定,操练认真;更修举屯牧,俾诸屯将士,竭力屯防,无或惰慢;站铺诸军,更加清厘,使无滥冒。铨及子忠,孙绳,皆继任指挥,承袭三世,世有惠政,士民德之,又北关至下坝带屯田,皆为铨子孙世袭屯守。明末,缪御史文龙官达迁出,遂将此田捐归威宁书院,以资生童膏火。 山东人。随颖川候傅友德南征。乌撒既城,设卫屯守,大兴屯政。公锡奉征南将军令,得充屯田官,屯垦孔家山一带地方。布置将士,斩伐丛林,锄耕火耨,成为熟土,子孙世袭,尽力防守。 北直人。随征南将军南征,师至乌撒,诛敌筑城后,设卫屯守。云请命于副将军沐英,得充屯田官,领屯朱家湾一带荒土。斩棘披榛,开沟放水,垦为新田。子孙世守防御无疏。 南京人。随颖川侯傅友德征乌撒,败敌筑城,卫防既兴,屯田为要。德明奉征南将军令,得充赫章一带屯田官。遂自率所部,斩伐四山丛林,疏浚低下河流,开田放水,田野成畴,尽力耕种,严谨防守,世守其职,无或少息。 南京人。随征南将军傅友德征讨。兵至乌撒,大败众敌,筑城防守,屯政大兴。文奉傅侯命,得充屯田官,令屯石鸡屯一带山林旷土。斩伐茂林芟夷根株,随在开辟,成为熟土。子孙世业,防守无误。 北直人。随颖川侯傅友德征乌撒。元残败诛,遂城乌撒,屯垦既兴。象奉征南将军命,充水草电、张旺屯一带屯田官,率所部到屯,斩伐山林,开辟草莱,火其根毛,耕成新田。一面耕耘,一面防守,子孙世业,奉命惟谨。 备 注 和 参 考 文 献首发:2024年6月19日,更新2024年7月20日,9月6日。2025年3月8日,新增七站、十八铺内容。 |
Copyright © 1999 - 2024 Caohai Omnifarious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草海多维世界 http://www.caohai.com |
网站首页 | 沧桑乌蒙 | 盛馔威宁 | 高原律动 | 寻龙乌撒 | 山水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