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沧桑乌蒙 | 盛馔威宁 | 高原律动 | 寻龙乌撒 | 山水人文

威宁县城的一些年节习俗

作者:罗宣信
目录
   六、清明节
七、端午节
八、七月半
九、中秋节
十、结语

  威宁县城自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2年)建城以来,就是一个移民城镇。不同时代,各地移民带来了不同地域的、大同小异的传统的年节习俗。由经历所知,解放前的年节,除了极少数富商大户、官僚阶层及殷实之家等很讲究年节礼俗外,普通人家,平民百姓,多是入乡随俗或因陋就简过年节。这是与当地所处的不同年代、地理位置、出产、商贸、交通、经济、社会环境等条件相关的。解放后的年节,又由于历次政治运动,加之计划经济年代、三年困难时期的物资匮乏,在大办食堂时期,城镇非农业人口也必须在街道、机关、单位食堂开伙,以及“文化大革命”中大力提倡的“过革命化春节”等因素的影响,年节在人们的印象和心目中逐渐淡化。那时人们对年节的奢望,不过是有一顿肉等好吃的而已,嚷着过年过节的,多是不懂世事的孩子们。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大多数人家才不愁温饱,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人们才重新拾起中断了丢掉了多年的年节习俗,逐渐恢复了远去多年的年节礼仪和年节文化。

  这里所记的,无非是那些年代县城老家及附近的街坊邻居、亲戚朋友、同学同事家这个小范围内亲历和耳闻目睹的有关年节的事,而不敢妄谈“威宁县城的年节习俗”之类,这样的题目太大,非个人见闻、能力所能及。再者,缺乏详实的文字记载,因为诸多年节习俗都是约定俗成,口口相传而延续下来的。

.....回目录.....


一、正月不剃头的习俗及由来

  旧时一直到前些年,春节乃至整个正月间,男孩及男子都不能剃头(包括理发)。这可说是民间的一个大禁忌,为什么?相传“正月剃头死母舅”。要避开这个禁忌,只有在过年前把头剃了,把发理了,故在谈到“过年”前,就先讲腊月间一定要做的这件事。

  岁月逝去,往事渐远。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大多已不知或也根本不信什么“正月剃头死母舅”之类的说法,而在上了年纪的经历过的人们心中,还记忆犹新。

  过去,每到农历腊月特别是十五以后,到理发店理发的男子就逐日增多,一些本地人开的理发店,越是临近过年越是如此,即或天气寒冷,在理发店排队等候的人也不会减少多少。他们中的一些人,是到了该理发的时候来理;一些人是为了干干净净过个年,在春节前搞好个人卫生;一部分人则是已形成习惯,或家人催促之下才来或带男孩子一起来理,尤其是母亲、舅舅还健在的人家,一定要赶在大年三十前把发理了,既顺从了长辈的意愿,又皆大欢喜。新年的正月间整整一个月内,是不能去理的,多少年来,就一辈辈沿袭相传下来,所谓“习惯成自然”了。这还不仅是某些地方才有的习俗,“中国过年有一个民间传统,说正月不能剃头,正月剃头死舅舅。”①

  有不少人当然不相信,视之为封建迷信,但又无法找到理由驳斥。有人觉得好奇,“为什么正月剃头要死舅舅?为啥死的是舅舅而不是别人?”于是动手去追根溯源,结果,答案确令人啼笑皆非。

  原来,据“民国时的《掖县(属山东省)志》卷二《风俗》里有这么一段记载:‘闻诸乡老谈前清下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公元1648年)正月实行,明朝体制一变,民间以剃发之故思及旧君,故曰‘思旧’。相沿既久,遂误作‘死舅’。所以,这事的起源很明白:满清入关,强行要求汉民剃发留辫。汉民心怀故国,于是,在正月相约都不剃头,以示不忘旧君,称为‘思旧’。因为谐音变化,‘思旧’成了‘死舅’,‘死舅’又倒回去,反成了(正月)不剃头的一个理由。由此可见,正月剃头这事,打头里起跟舅舅一点关系也没有,纯粹是民间附会谐音罢了。”②

  在威宁,人们口耳相传的是“正月剃头死母舅”,似乎把母亲也扯进去了,且说起来还更顺口。又是何故?原来,“舅舅”之称在有的地方方言里称为“娘舅”,如江浙一带。在南方很多地区,人们多称呼妈为“母亲”而不称“娘”,于是“死舅”成了“死娘舅”,娘就是母,又被讹讲为“死母舅”,再讹为母亲和舅舅了。“死母舅”的说法,也可能直接来自称舅舅为“母舅”的地区。

  在没有理发推剪以前,不论农村、城镇,人们都是用剃头刀剃头发,如今农村也还在用剃头刀给孩子“剃长毛”。理发推剪是谁、何时发明,还没有见到过有关资料。及至现在,早已普及了推剪理发和有了电动剃须刀,但剃刀仍在使用,老人们不说“正月理发”而仍是讲“正月剃头”,这也是多年沿袭下来的说法。

  有因故错过了在年前理发的人,为避开“正月剃头”这个忌讳,在正月间就将就些过去了。到了农历二月间,不能理发的正月间终于过去了,人们又陆续走进理发店。加之农历二月初二,我国民间还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之说。在北方,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桃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③故也把这一天看成是理发的好日子。人们望子成龙,尤其是在一对夫妇只能生一个孩子的年代,在二月二这天带男孩去理发,也图个吉利,故一到这天,男士和送男孩到理发店理发的人们就络绎不绝。在今年初央视播出的“中国谜语大会”节目中,主持人周涛在说到一条谜语的谜底为“二月二”时,讲到“龙抬头”,也讲到人们在这一天理发的事,可见此习俗也不仅仅是某些地方才有的。

  “类似(正月不剃头这样)的民间传统还有很多,它们通过口耳相传,流传已久,大家从来不问为什么,就这么一代代默默地遵循着。可当你动了心思去刨根问底,就会发现其实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起源要么是个错误,要么是个误解,总之和你想的不一样。”④“正月剃头死母舅”以及类似的民间传统,在现当代社会中,就成了民俗文化中或仍流传,或逐渐消失而成为历史了。

.....回目录.....


二、过 年

  在威宁县城,过去,从农历冬月间,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的物资了,所谓“有钱不买腊月货”,因为离过年越近,买年货的人越多,价格会更贵,精打细算的家庭就及早准备那些能储存较长时间的生活必需的物资和年货了,诸如粮油、柴炭、腊肉、葵花籽、粉条之类。有些食材既是为过年也是为过冬准备的:洋芋、红豆,晒干豆腐、血豆腐、揉腌菜等。其中,晒干豆腐、揉腌菜是威宁特有的,干豆腐的表皮部分,可切成片,再晒,可长期保存,吃时用油炸;揉腌菜有专门种的白菜品种:勺(方音shuó)勺(suō)白,茎长叶短,茎的头部象舀汤的勺,故名。腌菜能保存到次年二、三月间,素、炒皆可,还是威宁特色食品小粑粑的主要传统食材之一。晒干后的干腌菜就是年节做扣肉的底料。旧时天气寒冷,冬季本地出产的蔬菜品种更少,没有专门的农贸(蔬菜)市场和超市,一些物品还要在七天赶一场的日子才能买到。一些家庭在蒜薹、龙爪菜(蕨菜)大上市时,买来用开水焯过,用大针或细锥划成细丝晒干,春节期间就有了待客的两盘特色菜:炒干丝。这些,都是根据当时的条件,在生活实践中流传下来的做法。

  从腊月初八开始,就逐渐有了年味的气息。在孩子们口中就常能听到“腊月(方音yuē)腊八(bā),狗吃腊它(音)”,的童谣,这第二句是什么意思,至今都没搞懂。大人们之间在谈到就要过年的事时,往往调笑般念着那首永远不变的民谣:“望着(方音近似duǒ)望着要过年,手头(音tōu)没得半文钱;婆娘niang要的ne鞋面布,娃娃要的ne压岁钱。”与北方流传多年的那首关于过年的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姑要花,小伙要炮,老头要一顶新毡帽。”所传递的渲染迎新年的氛围是一样的。

  到了腊月二十三,送灶神的日子,人们通常只说“送灶”。最吸引孩子们的是街上卖的供灶神、希望能黏住灶神的口而“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供品——糖。最好最贵的当数“米糖”:用和好的糯米面摊平,裹上冰糖、红糖、炒脆的芝麻、核桃、花生颗粒,卷成圆条再弯成连续的U形,下油锅将糯米皮炸脆,就成了米糖,形状如火炉的炉桥一样,最有名的是东门苏芝贵家做的。最大众化的祭灶糖食,是用干糖稀加入炒脆的核桃、花生颗粒等做成,形状成不太规则的圆锥状,俗称“猫儿er屎”,供过灶神后,就成了人们尤其是孩子们的美食。

  送了灶神,时间离大年三十就越来越近,年味也就越来越浓了。家家户户已忙着“打扬尘chēn”,就是搞室内外卫生。那些年,所有人家做饭烧的都是烟煤,俗称打铁炭,也没有回风炉之类,一年到头烟熏火燎,因而烟尘很多,故打扬尘,厨房是重点。由于物资匮乏,垃圾很少,那时讲丢垃圾叫“倒渣渣”,每家倒的“渣渣”,多是再无用途的煤灰而已。

  有条件的人家在这前后已开始做甜酒,见的多是做苞谷、燕麦的,能做糯米甜酒的人家极少。做黄粑全是用苞谷和黄豆,用苞谷壳或端阳节包过粽子的旧粽叶包成一个一个的,能在黄粑中掺入点糯米做点缀的人家也不多。年货中,最具吸引力和最受人们期盼的是舂米面。在粮油凭证供应的年头,仅靠粮店供应的每人1斤至多两斤糯米,淘好,联系有脚碓的人家,通常都要排队等侯,哪怕轮到半夜也不能耽误,否则就得重新排队。这个时候在有脚碓的人家周围,舂碓声彻夜不断,甚至可到大年三十,加上性急的孩子们不时燃放的鞭炮声,组成了迎接新年的交响乐。找不到脚碓的人家也有用手碓很费力地舂的,也有用石磨磨米面的。没有购粮证的人家,买不到糯米,自然也没有饭米,为了哄小孩子,就用罗筛筛出苞谷、糯高梁等磨的细面混合,包出与糯米质地不一样的汤圆。没有米,年三十晚上也吃不上一顿米饭的人家,就用“荫苞谷”(把没有完全长老的苞谷包去壳煮熟,挂起来风干做成)。用石磨将玉米粒去壳,磨压成颗粒状,方言叫“拉扯扯”,用水浸泡后蒸成,亮晶晶的,颇似米饭,称之为“大树米饭”。

  年三十,午饭通常都不讲究,没有条件的人家,有什么就随便吃一顿,都把精力放在准备晚上的年夜饭上了,人们把三十晚上的年夜饭,称之为“年饭”。这与各地一样,是一年之中最讲究、最隆重的一顿饭。

  年饭的菜肴,家家都几乎是倾其所有,把顶尖的好菜都做出来,因为一年到头才有这么一次。鸡鸭鱼肉中,鸡大体是母鸡清炖或卤,公鸡或骟(方音xiàn)鸡黄(红)焖。鸭,那时本地养鸭的很少见,极少有鸭子上餐桌。鱼,习惯是买江河才产的白条鱼,过年前能买到的机会不多。不少人家都没有买草海产、多且便宜营养又好的鲫鱼的习惯,怕刺多,小孩子吃了出危险。于是,猪肉及内脏便成了主打食材。腊月廿七前后,就开始炸酥肉、豆腐,炸的豆腐形状有正方体形、扁三角形,还有片块的,炸后再切成丝炒。也有人家因炸酥肉不慎引起火灾的(板壁房),正应了“几家欢乐几家愁”那句话。除了扣肉、夹沙肉、红烧肉等传统菜外,有的人家还做裹蛋卷、肉丸,这是传统的“水八碗”宴席上才见得到的。此外,糖蒸(或烩)百合,寓意日子过得甜甜蜜蜜、和和气气;城郊和草海边产的很秀气的慈姑,也只有过年才见得到;还有一碗菜是必不可少的:青菜、白菜从茎到叶整体都不切断,用肉汤或火腿汤烩成,名为长菜,寓意清清白白,长吃长有。

  蒸火腿、腊肉、血豆腐之外,有的人家还有炒韭黄,当时称“韭菜黄”。过去交通闭塞,没有外运来的,本地菜园子(今菜园南路以东,葡萄井、龙王庙前的坝子)种的很少,且非常贵,一般人家买不起或根本买不到,故韭黄炒鱿鱼或鲜肉火腿丝就成了年夜饭菜肴的极品。笔者1965年春节后从六枝上火车(当时贵昆线从贵阳才通车到六枝)返贵阳,在餐车见有3角钱一份的黄油(奶油)炒韭黄,硬着头皮要了一份,以解对韭黄的“渴望”,足见在心目中的珍贵程度,这3角钱可是当时在校近一天的伙食费。这是在火车上为数不多,至今记忆颇深的一餐饭。现在的菜场,四季都能看到韭黄,且价格比普通蔬菜也贵不了多少。

  为过年准备的不少食物,其实也是为春节准备的。与很有名的安顺屯堡传统“美食”相似,威宁的黄粑(苞谷粑)、腊肉、香肠、血豆腐、豆鼓、鲊(方音zhǎ)辣子等,也许仅是原料、配料、做法上稍有差别。屯堡最大的自然村寨九溪村,其传统美食如腊肉、香肠、血豆腐、蛋肉卷等,“与许多南京传统菜肴在口味上非常相似。”⑤虽未体验过,但可以说,单是这些传统食物的名称就都是相同的。与屯堡人一样,威宁县城及至农村,不少人家、家族的老祖宗们,也都是随明朝大将军傅友德南征,600多年前留在威宁定居下来的,他们带来的相同或相似的食品做法,也就一代代的传承下来。

  与现今无论城镇乡村年夜饭前鞭炮声不绝、礼花焰火不断不一样,旧时放鞭炮的很少。解放初在县政府广场(原老电影院)举行庆祝典礼如自治县成立时才放的礼炮叫“铁炮”:用铸铁铸成很厚的圆筒状外壳,里面舂满爆炸力不是很强的本地产黑色火药,壳壁留有导火线孔,点放时,铁炮口向下,放炮者手持一根一米多长的木棍,棍头用铁丝绑着一块烧红的木炭,按鸣炮口令逐一点燃按一定距离摆放的铁炮引线,因为铁壳厚、重,爆炸声响后,铁壳倒地,不会被炸飞、炸碎,重复使用。制炮和点炮都是专业人员,也许他们的老辈就是从明、清时代就干这一行,逐代传下来的。因为明清时,新官上任,是要鸣炮迎接的,至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鸣铁炮就绝迹了。

  本地人称鞭炮叫“火炮”,那时外来的火炮极少,本地产的人们称为“土火炮”,最大的火炮叫“地雷”,制作火炮叫--做火炮。做火炮的人家多集中在东狱庙(原老县医院)至万寿宫一带,多是前店后坊,自产自销。冬腊月间,就开始生产主要是供少年儿童爱玩的品种:黄烟小花,一种燃放时只放黄烟,可用在墙上、地面写字、画图案的不爆炸的烟火;转zhuàn之林,点燃后在地面打转,不爆炸,现在的外来同样品种称“地老鼠”;草箭,固定在绿色长竹签上,点燃后能直线飞射出,不爆炸。火炮店家的孩子,或是趸来卖的小贩,从临近过年一直到正月间就提着提篮沿街叫卖:“黄—烟—小(xiào)—花(huà),转之林,一(yì)文一(yì)文……”意为一文钱一个,文是当时的最小货币单位,一个铜板就是一文钱。

  临近解放,有些人家从贵阳、昆明等地带回“电光火炮”,就是现在通常见的,比土火炮燃点快,通身红色,体积细小,好看,响声脆,爆炸时有蓝色闪光,是很新奇的外来货。哪家门口一燃放电光火炮,周围必围上一群喜欢看热闹的孩子们,过年的气氛也就被渲染得越来越浓了。

  人们把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又称为团年。团年前,有的人家在摆饭桌的堂屋里撒满了松毛māo(松树针叶),有的则是只撒在饭桌上,还有的只是在团年后,将松枝摆放在食物上,一般都是用黄松,即云南松,遇上雪凌天气买不到松枝,有的人家就用蒜苗等绿色蔬菜代替,摆放在有食物的地方,再在厨房里挂上一串或几个红辣子,寓意来年全家清清净净,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一些人家堂屋里供有祖宗牌位或“天地国亲师”神位。辛亥革命前神位上写的是战国时代荀子就提出的“天地君亲师”,一般仅把“师”理解为传授知识的“老师”,其实“还指手工业等各行各业中传授技能的人。”⑥有的人家有已逝先辈照片的,也在过年时把照片供在神位前,那些年代能有祖宗照片的人家极少,也有供奉家谱及先辈遗物的,先祖从乌撒卫迁往山东的台湾文化名人李敖先生,在文中写到每逢过年,就将他保存的《李氏宗谱》请出来,供在供桌上。笔者祖父是裁缝fēng,即缝纫工人,过年时家人就把他生前使用的裁衣剪刀、尺子和一个装叶子烟的烟盒供在供桌上。

  团年开始吃年饭前,先要用干净碗筷把桌上的菜每样拈一点,年饭后给逝去的亲人们烧纸泼水饭。给因故不能回家过年的亲人留一个座位,摆一副碗筷。吃年饭过程中,禁止讲不吉利的话,不许争吵,避免打碎碗等餐具,否则会被视为不吉利。不喝汤,据说吃年饭喝汤,来年出门必被雨淋。正如俗话讲“百里不同俗”,有的人家要家人当晚都要洗脚,说以后走到哪家都有肉吃。不少人家守岁时都要把火烧旺,叫烧旺火,直至天亮,期盼来年日子红火、兴旺。有的人家在年饭后,还要用三份烧纸(纸钱)对折贴在门后,叫“封岁”,旧时的门都是有转动门轴的木门,以示对辛劳了一年户枢不蠹的木门的慰劳。

  年饭后也就是孩子们期盼的时候,大人们开始发压岁钱:有的人家是当面给孩子发,孩子们跪在蒲团(用草海中的蒲草干后编成)上向长辈磕头后得到;有的人家是孩子睡着后,再把压岁钱放在孩子的枕头下,早上孩子们醒来后就从枕下拿到了压岁钱。

  旧时守岁的大人们没有收音机,也没有钟表,更没有电视上的午夜零点倒计时报时和钟声,一直到天明,“年”才算过去了,在威宁话中,人们讲过年,其实也包含了春节在内。

.....回目录.....


三、春 节

  初一的一大早,不少人家都要尽早到河里挑一担水回家,有的还带了香、烛、烧纸,在河边祭河神,以示饮水思源。以挑水卖为生的人,这天早上也格外忙碌,每挑一担水到人家门口,必大声念道:“进财,进财,两个圆宝滚进来!”然后才挑水进门,为买水的人家送个口彩,买水的人家答话:“谢你吉言!”

  也是一大早,街上就断断续续的传来“年—糕儿—啰—……”这是唯一带有北方方言儿化音的叫卖声,“儿”在这里作名词年糕的后缀,表示小,“年糕儿啰”往往被人讹讲成“年糕二啰”。确实,这种年糕做得比一般的火柴盒还要小些,很秀气,不是主要用来充饥的食物,而是一种年俗食品。从叫卖声中的儿化音推测,有可能是从北方传来的。这种年糕也是用糯米面揉合摊开,裹上加糖的豆沙,做成条状压扁蒸熟,两条叠在一起,切成一样大的块,故一块年糕分开就是两片。趁热装进木盘,上面盖一块湿麻布防尘、保温,就可端着或放在肩上上街叫卖了。手里有了压岁钱的孩子,在门口翘首以盼,期待年糕的叫卖声最早从东门方向传过来,因为做年糕的人家也多是在东门一带。这叫卖声一直要到正月间结束才会消失。

  也是在粮食统购销以后,就再也没有听到过年糕的叫卖声了。几年前,在大理的下关镇建设路边,意外地见到一家卖相似威宁年糕的人家,做法和味道一样,只是做成圆条状,卖时称后切成节,视顾客喜好还配有炒熟的黄豆面,云南人所谓“牛打滚”的吃法。不单春节,一年到头都可买到,买过几次,与家人共享,算是找到了儿时的年味。

  春节的重头戏自然是从初一早上起就包汤圆了,不须到元宵节,外地如海南亦如此:“初一凌晨,……在祖宗堂里摆设年糕、汤圆,”⑦本地敬神敬祖先的汤圆要先做,且要做成圆形,馅只能包素的苏子糖而不能包富油(用生猪板油与糖捏制成)的。煮熟舀在新碗里堆成塔状,碗上放一双染成桃红色的新筷子。一旁站着的孩子们眼睁睁的望着,希望供着的汤圆碗里的热气赶快散去,老祖宗们吃过后,下一步轮到自己。

  城里平时卖汤圆的不多,东门有一家摆路摊的,最有名的是言嘉巷张开文家的,冷水富油汤圆,用冷水合面,很难做,且是做成方形,煮熟后皮糯馅化,很有特色和名气,足见老先生手艺不凡,已消失多年。

  春节食品除了泡梨泡花红hōng,还有解放路曾饼干家的糯米沙糕:炒糯米分别加各种食用色素磨成细粒,加少量糖液拌合,用木模压出各色图案的沙糕,很受孩子们欢迎。人们通常把做糕点的人家在姓后加上“饼干”二字称呼,除了曾家,还有大十街的蒋家、解放路祖家,这几家糕点店老辈都是昭通人,做的威宁荞酥是最正宗的,半成品在烘烤前,还要在木模内压成形:洗沙的是长方形,其它味是圆形,面上还有花纹。装荞酥的是专做的小木箱,利于保鲜保湿,箱面的活动板上贴黄色商标。如今,仅有蒋家还有晚辈仍在经营。现在的荞酥,做法、质量与包装都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如今的春节活动,可谓丰富多彩。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笔者与威中的孙传钧老师等业余爱好者受聘于县文化馆,组织筹办首届春节灯谜晚会,为此,孙老师还放弃了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机会。还应邀参加了县文化局组织的参观团,到昭通参观考察在清官亭公园举办的元宵灯会。

  从初一起,若天气好,不少人家都要到亲人坟前拜年。香纸供品之外,有的人家还要按传统制做拜年的花扦:在竹扦上裹上红纸剪成的纸花,插在坟前,让逝去的亲人们也有了过年的气氛。

  也是从初一起,人们到凤山寺、神仙洞等地敬香烧纸,游玩的就络绎不绝。

  正月初九,称为“上九”,吃斋敬佛及吃“二、六、九”月素食的人家在这一天格外讲究,素馅汤圆敬神等外,一家人全天必须吃素。小时候不知为什么,后来从书上得知,相传这一天是民间信仰的最高天神玉皇大帝的生日。

  从正月初四起,新年的气氛才逐渐淡化,一直延续到正月十四。其间,不断的穿插了人们相互接、请亲、友团聚饮宴,称为“请春酒”。

.....回目录.....


四、元宵节

  在人们心中,这一天既是春节的延续,又是春节的终结日子。

  解放前,仅记得看到过一次晚上闹花灯,放鞭炮、锣鼓声中划旱船等,人们叫做耍车车灯,也有边舞边唱花灯调的。

  这天晚上有一个外地可能也少有的习俗:“正月十五偷青”,到种有青菜的人家地里象征性的偷采回一株或几片青菜叶,不能被地主人家发觉,寓意来年一家就清清静静,平平安安。偷不到青菜的,偷点其它蔬菜也作数,只要是绿色的。地主人家也知道本地有这个习俗,被偷点也不生气,看到有人偷也装作没看见。听大点的伙伴们说,他们中也有结伴去偷过青的,最好的偷青地自然是城郊的菜园子,蔬菜品种最多,有混水摸鱼乘机多偷点的,有寻找种韭菜黄的地,企图真正偷点最高档蔬菜的,有慌乱中踩踏蔬菜的,这时候,家在附近或躲在暗中的菜农,就要出面怒斥和驱赶这些假“偷青”者了。据说有慌乱中逃跑者跌入农家蓄粪池的,偷菜不成,反落得一身臭。不过,这类人确是少数,不是偷青的主流。随着时光的推移,偷青的习俗也早成为历史了。

  这天晚上,烧过纸敬过香后,先人们的遗像、遗物都被收藏起来,有的人家的先人遗像是装在玻璃框里长年供奉的。门后贴的封岁纸也要在这晚撕下烧了。至此,年就算过完了。小时候,常听老家在中水的老锁姐姐,用带着昭通话的语调说起老家的民谣:“过了正月十五烧了门神(shēn)纸,大的做生意,小的捡狗屎(指拾粪,集肥搞农业生产)”。过了元宵节,人们就开始各忙各的事了。

  一元复始,大地回春,新春也就到来了。

.....回目录.....


五、三月三

  小时候不知道三月三是什么节日,只听过歌曲里有“二月二呀龙抬头来,三月三呀春雷响啊。”原来,“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古称上巳(sì)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⑧

  记得小时候有一年三月三随母亲上凤山寺,敬香烧纸的人很多,城里有几家最有名气的馆子,都把炊具等搬到寺旁,搭棚子做酒席。从山脚一直到山腰寺旁,路两边站、坐满了等待路人施舍的“叫花子”(当时对乞丐等的称呼)们。到神仙洞(今岸觉寺)的人要少些,洞里灯烛辉煌,香烟缭绕,观音菩萨的衣袍是碎青花瓷片贴的,显得庄重慈祥,在洞里,恍若仙境。

.....回目录.....


六、清明节

  家家在大门左或右边插上柳树枝,一小前的绿荫塘(堰塘,人工挖的大蓄水池,平时水不能吃,仅作消防用水蓄备,明清城被围困时,亦作饮用水源。原食品公司后有卢家堰塘,老市场坝北、祖师庙前有祖师塘,解放后均淤塞填平。相传古城内有四大堰塘,另一在西门观音寺,今四小附近,我们这一代人都只听说,未见过)边,公路边柳树不少。孩子们用柳条编成圆圈戴在头上,且有童谣:“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清明插柳、戴柳历来就是清明节的一种重要礼仪。“从魏晋南北朝至唐代,清明插柳之俗逐渐形成。”类似童谣不仅威宁有,“民间还有‘清明不戴柳,死后变猪狗’的俗谚,其意是说清明节的时候,不去上坟扫墓,不去祭祀自己的祖先,就是失礼,就是不讲孝道,死后连猪狗都不如。这是对后人的一种警示,希望子孙后代都要讲礼仪、尽孝道、表孝心。民间又传‘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其意是讲戴柳者可使人青春常驻,不会衰老,尽孝者必有好报。”⑨故过去,在清明节时,也有人家给小女孩头上插柳条,端午则插艾叶。

  最重要的礼仪是“上坟”,燃香摆供磕头(跪拜大礼)。供品一般有“刀头”:煮熟的腊肉或火腿切一肥瘦兼备的方块摆放在碗正中;斋饭:把热米饭在小碗里装了压紧压平,再翻倒摆放在另一个碗里;泡好的茶水、酒。还有必须的“挂坟钱”,简称挂钱,至少在坟头挂一束,挂好后要将“钱”尾(一束的五分之一左右)扯下,在坟前烧了,这些年已没有人这样做了。讲礼仪的人家,除了在亲人坟前烧纸,也给团邻四境的别人家的坟,有的也许是无主坟烧几份纸,以示懂礼节,亲人在阴间也四邻和睦,互相关照。上完坟离开前,有的把刀头上的肉撕下一点,把斋饭也丢一点在坟头,有的把刀头上的油抹一点在碑上,除了挂钱以外,别人一看便知道,这家的后人(亲人)已来上过坟了。物资匮乏的年代,带食物(凉粉、面之类)上山的极少,上完坟一走了之,更鲜见放鞭炮者。

  近年来,这些礼仪除了挂钱、磕头外,燃香烧纸已逐渐被一束束鲜花所替代,既环保,又防发生火灾。移风易俗,也是当地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

.....回目录.....


七、端午节

  家家门两边挂艾条和菖蒲,童谣有“端午不插艾,死了变皮带”,恐怕就不象“清明不插柳”有什么道理了,也许就是由“插柳”引述出来的没有什么意义的顺口溜,顶多有个提示作用。艾条和菖蒲的功能都是避邪、辟瘟,菖蒲的淡红色根状茎可用来磨雄黄酒。


苍蒲,艾叶,三春柳。

  老家的粽子最具特色的是捆扎粽子的牛筋草,家乡特有,是外地见不到的,天然、绿色、环保,也是游子的乡愁。

  粮食定量供应的年代,擀面条是过节的一件大事。小麦不是本地主产的粮食作物,只有过年过节才定量供应一点面粉。买到面粉后,也是要排队,解放路朝阳坡擀面的蔡家,用的是人工擀面机,就一直要忙到过节。现在的人们很难想象,面条,是城乡都非常普通的主食之一,居然要过节才能吃到。

  不少人家的端午传统菜是蒸鲊面,把米炒过磨成面,加入切好的五花肉或排骨,盐、茴香嫩叶拌匀蒸熟即成。用茴香做菜一年也就这么一次,除了有的人家偶尔采摘来洗尽揉进燕麦面蒸燕麦粑粑,或揉在面粉里炸“面鱼”。

  “游百病”多在午饭后进行,晚饭后游的就走不了多远,游完百病,端午节也就过完了。

.....回目录.....


八、七月半

  所谓“鬼节”,民谣有“七月半,鬼乱窜”之说。是烧纸钱给亲人最讲究的日子,有传统及有条件的人家是“烧包”:用白棉纸袋装入折好的纸钱、金银壳,用浆糊封口,正面用毛笔写上逝去亲人的姓名及称呼,现宰一支公鸡,将鸡血洒在封口处,叫“祭包”,大概是为了防止不是收件人的野鬼乱拆冒领。

  有的人家早在两个月前,就用圆型器皿分别泡发小麦和碗豆苗,到七月半,麦苗和碗豆苗已长至一寸多高,整齐,好看。用红纸条把麦苗和豆苗围上一圈供在供桌上,是祈求丰收还是什么,迎接老祖宗们回家,至今也未搞清。

  烧纸的时间也有讲究,按老辈传下的规矩,多数人家是七月十三烧,有的人家是十四烧,真正七月半——七月十五烧的,据说只有道士和信奉道教的人家。点火的时间在晚饭后,天刚黑时进行,烧早了,老祖宗们不会来,晚了,他们等不起。有的人家给自家的逝去亲人烧完后,通常是从列祖列宗开始的,最后在烧纸的插香圈外单独烧一堆,是烧给孤魂野鬼们的。烧给逝去的出家亲人的,要到她生前所在的寺庙大门外烧,否则她得不到。

  这天晚上烧纸还必须“泼水饭”:有的人家在白天专门割来羊肉,炒芹菜肉末;炒剁碎的毛豆、新包谷是传统菜。吃饭前先拈水饭:把菜象征性的拈一点,剁碎,加一点饭、酒、冷水,搅匀即成。并不是所有的菜都能拈的,忌用茄(方音qué)子,(谐音“缺子”),瓜儿等做的菜泼水饭,后者不知为何。

  烧纸钱后留下的纸灰除了风吹走的,冷却后要扫了用纸包起来,第二天早上挑水时放到河里随水漂走。文革中,一派群众组织在大字报中往往故意把对立派的名称,如“XX革命造反指挥部”写作“纸灰铺”或“总纸灰铺”,以示蔑视和攻击,其贬意即来于此。

.....回目录.....


九、中秋节

  有的人家有供月饼的木制圆框架,定制的月饼刚好放得进圆框里,用支架支起来对着月亮供过后,称供月或祭月,再全家分食。

  解放前,已有昭通、昆明的月饼在县城出售,本地的饼干店这时候就主要生产和销售具有本地特色的月饼。


威宁月饼

.....回目录.....


十、结语

  中秋节一过,威宁的天气早已是“七月秋风渐渐凉”了,除了重阳节,就再没有民间的重大节日。一直要到四个多月后,才到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一年一度的最重大的节日——过年了。

  纵观威宁县城的这些年节习俗,正如《威宁县志》所述:“本境风俗,向称朴陋。……汉民性质习惯,多因时损益,……”⑩这里的“风俗”、“习惯”,自然也包含了年节习俗。由于远离中原、江南而地处贵州边地一隅,故这些习俗“多因时损益”,“时”,时代,“损益”是增加和减少之意。故县城年节习俗确实也因为时代不同,与外地相比,有相同的,有不同的,外地没有的习俗威宁有,有些外地有的习俗,而我们这里却没有。所言是矣。

.....回目录.....


本文参考资料:

  • ①《新周报》2015年第9期37页。
  • ②《新周报》2015年第9期37页。
  • ③《贵州都市报》2015年3月22日。
  • ④《新周报》2015年第9期37页。
  • ⑤《贵州都市报》2016年4月20日B05页。
  • ⑥《中华传统民俗礼仪》,气象出版社2015年6月版,“端午答谢礼”。
  • ⑦《海南声屏报》2016年2月3日版,第1432—1433期“海南春节习俗”。
  • ⑧《贵州都市报》。
  • ⑨《中华传统民俗礼仪》,气象出版社2015年6月版, “清明说礼俗”。
  • ⑩《威宁县志》卷十四,“风土志·风俗”。
  • 2016年5月

    .....回目录.....
     Copyright © 1999 - 2024 Caohai Omnifarious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草海多维世界  http://www.caohai.com
     网站首页 | 沧桑乌蒙 | 盛馔威宁 | 高原律动 | 寻龙乌撒 | 山水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