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盛馔威宁 | 寻龙乌撒
沧桑乌蒙 | 山水人文 | 高原律动

乌撒/威宁佛教简史

--附:乌撒驿路、乌撒四堰

作者:乌龙箐箐

狼烟兵锋燃宋末
檀越乌蒙避战祸
青灯木龛奠魂魄
西南山隅尘缘薄

宋末元初,狼烟四起。
诸多前来躲避战祸人以佛门居士的身份在此修行。

万寿古寺梵风拂
西竺指空盘莲座
乌撒弘法启先河
芸芸发愿佛旨播

元·万寿寺·威宁县草海镇
指空是元代来华的印度僧侣,本名提纳薄陀,法号为指空。
据高丽学者李穑记述,指空曾于乌撒游历弘法。
指空曰:“金齿、乌撒乌蒙之一部也,礼吾为师,塑像庙之。”

崇圣宝刹冷月朔
木鱼声声映法铎
晨钟澎湃暮鼓博
大元烟云白驹过

元·崇圣寺·威宁县羊街镇
乌撒/威宁历史上有记载的元代寺庙仅万寿寺及崇圣寺。
凤山寺与大槐树

凤山寺与大槐树

升庵能仁敬香火
乌撒九日诉蹉跎
仁寿齐眉沧海阔
禅杖龙泉伏妖魔

明·能仁寺·县城皇殿坡。杨慎,号升庵,正德六年殿试状元。
嘉靖十五年重阳节登临乌撒城能仁寺,题《乌撒九日》诗。
明·仁寿寺·县城南八十里
明·龙泉寺·县城凤嶺山

凤山二仙礼达摩
涌珠琉璃拜韦陀
将军镇山护白果
佛光普照佛彩烁

明·凤山寺·今存城东北凤嶺山
明·涌珠寺·今存城东北牛家院子,葡萄井。
明·普照寺·残存赫章白果将军山。

乌蒙递铺沉岩剥
悬崖苦僧天边卧
水槽古屯贡圣佛
火龙缠山炼真火

明·悬崖寺·赫章县乌木铺
源自[明]杨慎《乌蒙铺》一诗。
明万历·圣佛寺·今赫章县水槽堡乡水潮村
明·火龙庙·城西半里火龙山,源自《[嘉靖]贵州通志》。
准提阁

准提阁

东陵慈悲生摩诃
西门善念述因果
满城寺庙半城佛
大明水月镜花落

明·东陵寺·普德归站
明·清·西门观音寺·县城月照山红蓼塘
大隐山,在卫城东南三里许,林木森阴,中有僧寺。
明·水月寺·城东三里大隐山,源自《[嘉靖]贵州通志》。

七星秋雨打枯荷
川祖冬风冻雁鹅
天桥剃度师徒合
准提尘心证般若

清·七星观音寺·七星关桥附近
清·川祖庙·城东南六道桥南
清·天桥寺·今存赫章县平山乡大天桥
清·准提阁·今存玉皇路。

殷勤向道道几何
楞伽明灯谶言破
金刚真身披玉帛
苦海无边苦亦脱

黑泥沟观音寺

黑泥沟观音寺

黑神忠勇平干戈
万寿宫门济祥和
青砖灰瓦余庆坡
袈裟僧袍玉皇阁

明·黑神庙·祀忠勇双全南霁云将军,清朝融入佛教元素,今旧址重建,地址与庙名同。
清·万寿宫·原江西会馆,后融入佛教元素,今存。
清·余庆庵·县城余庆湾,新电影院背后大水井湾旧名。
清·玉皇阁·后融入佛教元素,今存威宁一小后院。

柳家井南斗姥阁
北屯菩萨怒目恶
茅坡天云隐巷陌
先农半偈怅寥廓

清·斗姥阁·后融入佛教元素
清·北屯观音寺·今荷叶路与环城路交界
清·茅坡册天云寺·未详
清·半偈庵·先农坛,城北老水泥厂附近。

南苍半山塑大佛
卫城寒雨湿寂寞
黑泥清修何人说
大清一梦付南柯

清·大佛寺·县城南苍山,一小后院。
清·黑泥沟观音寺·威宁县小海镇大山营

凤嶺雄奇揽城郭
龙山迤逦峰若驼
觉岸柳枝玉露钵
九台甘霖泽松鹤

神仙洞、九台寺均位于县城东,龙山。
清·神仙洞·2000年前后修复更名为觉岸寺。
九台禅寺·1995年左右由邵宁等居士领衔筹建。
黑神庙

黑神庙

乌撒九日

作者:[明]杨慎

--嘉靖贵州通志版

百年身世若辛行,
九日登临感慨生。
鸿雁来传滇海信,
茱莄偏动蜀山情。
空庭露白群鸦散,
古木霜寒独鹤惊。
尊酒相思摇落地,
江湖不隔梦归程。

嘉靖十五年九月九日(公元1536年9月23日),杨慎从四川新都老家途径乌撒古城返回云南晋宁的旅途中,游览了乌撒卫能仁寺、红蓼塘西门观音寺、绿荫塘、翠柳塘、青蒲塘等景点,题写了《乌撒九日》等诗。

乌蒙铺

作者:[明]杨慎

--升庵遗集版

绝壁千重树万里,
琼林锦石带丹枫。
何僧肯住悬崖寺,
虎啸猿啼夜半钟。

据《[嘉靖]贵州通志》载:毕节卫自“丰乐铺”始向南经“长冲铺,鸦关铺,云山铺,撒剌居铺,周泥铺,虎嶺铺,平山铺,野马铺,乌牛铺”后进入乌撒卫地界 。其中“乌牛铺”疑为刻印错误,应为“乌木铺”,当在今天的赫章县乌木镇。杨慎诗中的乌蒙铺系指今赫章乌木铺,微信公众号“万境空花”早有考证,此处不再赘述。明英宗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编撰的《大明一统志》中亦有相关记载:“本朝初为贵州宣慰司地,洪武十五年,于乌撒军民府地置乌蒙卫。十六年徙此改置毕节卫隶贵州都司。”

乌撒驿路

复现作者:乌龙箐箐

衣冠礼乐比中土,
风气刚劲多寒秋。
岁际丰享惟麦饭,
时无冬夏总羊裘。
粳稻难艺禾难留,
荍莄荒束拢田头,
菽稷火肘青冈酒,
在城驿楼遣客愁。

注:“岁际丰享惟麦饭,时无冬夏总羊裘。”系明·杨慎残诗,出自《大定府志·卷五十四》,记述于宋起所著的《威宁风土记》之中,原诗全文目前尚未见相关记载。根据《大定府志》所载可知该诗应为描述乌撒风物的诗,兹以“乌撒驿路”为诗名复现。“在城驿”出自《[嘉靖]四川总志》。

乌撒四堰

复现作者:乌龙箐箐

红蓼花开又重阳,
月山遥见五里岗,
绿荫翠柳两相望,
一叶青蒲漪卢塘。

威宁城内原有红蓼塘、绿荫塘、翠柳塘、青蒲塘四大堰塘,大佛寺的和尚爷爷(本地出家人男性化的称呼)曾说过四个堰塘的名称均来源于一首状元所写的诗,该诗文曾存于老庙(能仁寺)。乌撒、威宁历史上并未出过状元,从现有的史志资料来看,倒是明朝的杨慎多次途径乌撒城。从其所写的《乌撒九日》系列诗词来看,“四堰”诗出自杨慎之手的可能性较大,诗中的四种植物分别对应四个堰塘之名,且红蓼花确实是在重阳节前后开放,与杨慎游历能仁寺的时间一致。兹以“乌撒四堰”为诗名复现。
红蓼塘的旧址在今天的威宁四小,威宁四小的操场所在地就曾是红蓼塘最深的地方。绿荫塘的旧址在今天威宁一小大门南面至老妇幼保健院一带。翠柳塘的位置在今天市场坝的工商小区。青蒲塘的位置在今天市场坝食品公司后门西北侧,所在地点原叫作卢鹿湾。翠柳塘、绿荫塘直至八十年代中期方完全干涸。

参 考 文 献

  • 《西天提纳薄陀尊者浮图铭并序》,高丽李穑,北元宣光八年戊午五月。
  • 《嘉靖贵州通志》,[明]谢东山修,张道纂,嘉靖三十四年乙卯六月初一。
  • 《万历贵州通志》,万历丁酉年仲秋月吉志。
  • 《大定府志》,[清]黄宅中修,邹汉勳纂,道光二十九年刻本。
  •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志》,县志编撰委员会,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7月第1版。
  • 《威宁文史资料第四辑·威宁佛教史略》,杨德友、潘绍祺,威宁县政协宣传与教育委员会,2004年7月。
  • 《贵州佛教史》,王路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 《贵州省志·宗教志》,宗教志编撰委员会,贵州民族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 更新及修订:

  • 2024年12月22日,首发。
  • 12月25日,新增黑神庙图片。
  • 12月29日,将错字亨更正为享。
  • 2025年2月18日,据《[嘉靖]贵州通志》卷之二·山川,新增水月寺具体位置。据《[万历]贵州通志》卷十,新增火龙庙。
  • 2025年3月1日,据[明]杨慎《乌蒙铺》一诗,新增乌木铺悬崖寺。
  • 2025年3月17日,据《水槽堡地名的传说及其蕴含的历史事实》一文,新增水槽堡圣佛寺。作者:徐速,马勋建,源自《威宁史志》2024年第3期。

    推荐阅读:乌撒卫寻根旅游路线推荐